新闻资讯
欢迎在五加一培训网了解最新的管理资讯和雅道美学
名称描述内容
【雕塑】5-14世纪中国雕塑
来源: | 作者:5plus137 | 发布时间: 1725天前 | 1633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书研究的中国雕塑大致分为两个类型:宗教雕像和世俗雕像。相比较而言,世俗雕像远少于宗教雕像,尤其是在佛教艺术的鼎盛时期。在更早的时期,比如秦朝和汉朝,世俗雕像可能多一些,但几乎没有保存下来。我们只能在史书中读到一些有关中国早期精美雕像和王宫装饰的记载,但已无法看到它们真实的样子。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雕像和浮雕与墓葬饰物、镇墓兽一样具有象征意义,虽然表现的是世俗化的主题,但其灵感来源于宗教或哲学思想。因此,我们说这些形象既是宗教的,又不是宗教的。不过,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些动物雕像体现出了一种对自然和生灵的关注,与佛和菩萨雕像截然不同。这在纯粹的佛教雕塑中很少见。

介于动物雕像和佛教雕塑之间的则是大量包括名人、祖先和僧侣在内的人物雕像。其中一些作品虽然衣袍宽大,只能隐约看到身体的轮廓,但他们面部特征鲜明,栩栩如生。除了宗教特征,这些人物雕像还体现出自然主义的特点。尽管造像是出于宗教目的,但艺术家仍然很好地展示出其人性的一面。然而,大多数雕塑只是人们用来祭拜的偶像或宗教仪式中的道具,所具有的人的个性特征往往是工匠们的妙手偶得,而非造像的基本要求。在道教雕塑中,一些得道的神仙的面貌与身姿固然和世间凡人一样,但都具有精神上的象征意义,与传统宗教主题紧密相关,很难单独列为非宗教艺术。

——喜龙仁《5-14世纪中国雕塑·总体特征》

内容简介

本书初版于1925年,为西方中国艺术史研究巨擘喜仁龙的名作,直至今天仍被西方学者奉为研究中国古代雕塑的“圣经”。文字部分主要介绍了5—14世纪中国雕塑的历史演变,以及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和代表作品。图录部分近千张图片按照时间和省份编排,既集中展示了同一时期不同地域雕塑的艺术特征,又呈现了不同时期同一地域的风格演变。这些海外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古董商、私人收藏家珍藏的中国文物,相当一部分已经下落不明,更有一些名胜古迹和文物珍藏屡遭劫难,今已绝迹世间,足见本书之珍贵。

作者简介

主编

赵省伟:“西洋镜”“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系列丛书主编。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自2011年起专注于中国历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国主题的法国、德国报纸和书籍。

作者

喜龙仁(Osvald Sirén,1879-1966):20世纪西方极为重要的中国美术史专家,首届查尔斯·兰·弗利尔奖章获得者。曾担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艺术史教授、瑞典国家博物馆绘画与雕塑部主任馆员等职。1916年起,先后赴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日本的诸多名校讲学。1920年起六次来华,曾在末代皇帝溥仪陪同下拍摄故宫,对中国古代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研究极深,代表作有《北京的城墙和城门》(1924)、《中国雕塑》(1925)、《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1926)、《中国早期艺术史》(1929)、《中国绘画史》(1929—1930)、《中国园林》(1949)等。

译者

栾晓敏: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学硕士,中外影视译制与传播国际合作倡议论坛译员,翻译有央视系列纪录片《铸梦》等影视作品。

邱丽媛: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教于北京华文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外文化交流传播。译有《西洋镜:中国衣冠举止图解》《西洋镜:中国园林》等书。

目录

前言 001

总体特征 001

古拙时期 011

过渡时期 034

成熟时期 052

衰微以及复兴时期 070

图像注解 082

附图 097

书影

插图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结跏趺坐于五角台上。两臂和膝盖已经破损,但是上身保存相对较好。僧伽梨完全盖住身体,身前衣纹弯曲舒缓。佛像宽大有力,耳垂很长。底座刻有人物浮雕,几乎已经完全毁坏,仅四角处的力士尚存残段。佛像很高,因此在我们的图片中,上身显得有点短。头光和身光上,冉冉跃动的浅浮雕火焰纹原本可能涂有彩绘,后来为了搭建顶棚,开凿了一些小洞,这些火焰纹受到严重破坏。头光内环中的过去七佛保存完整。材质是坚硬的灰色石灰石。

安成王萧秀墓前石辟邪正面。旁边站着一个老妇人,无论我们如何劝说,她都不愿离开干草垛。

麒麟。位于圆盘上,在和三条龙搏斗,可能是壶的盖子。灰色石灰石。直径8英寸。方大维(David Weill)收藏,巴黎。

云冈石窟22号窟。洞窟前半部分已坍塌,大佛现在几乎处于露天状态。主佛被称为奇迹,即一佛化千佛[见富歇《佛教艺术的早期阶段》(Beginnings of Buddhist Art)]。大佛正在打坐,双手损毁,双腿埋入土中。地上部分高约32英尺。

菩萨立像(左)。右手举起,持葫芦形物体,左手抓住下裳边缘。砂质石灰石。高3英尺。很可能出自石窟寺。格伦维尔·温思罗普收藏,纽约。

菩萨立像(右)。和前一造像类型相同。灰色石灰石。高3英尺。材质更像来自龙门石窟。万涅克收藏,巴黎。

两尊坐狮。用来支撑建筑物。只有头部和身体的前半部分完全雕刻了出来,后半部分是简单的条石,可能是要插到墙中。据说这两尊狮子来自龙门石窟,原本可能站在某个洞窟的入口或者某尊大佛前面。灰色硬质石灰岩。高2英尺8英寸。巴尔收藏,纽约。

道教造像碑。两尊大神像(天尊和另一个道教人物)并排结跏趺坐,身后站着三尊浅浮雕小造像。所有造像都戴着高高的道冠,长袍上的褶皱由简略的阴刻线勾勒而成。凳子两端各立一狮子。延昌四年(公元515年)。灰色石灰石。高11.5英寸。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收藏,波士顿。

菩萨半身像的上部。腰部和肘部以下被砍断。云母大理石。高11英寸。可能来自直隶定州。作者收藏。

一组造像。祭坛上共有九个人像和两头狮子,此外,还有各种具有象征意义和装饰性的标志。主佛结跏趺坐于高莲座上,右手施无畏印,左手结与愿印。头顶上方是大树的枝干形成的华盖。顶端的树枝上坐着过去七佛,其他树枝上结有果实,其中三根树枝上有狮首,支撑起花环。两侧最低的树枝上各有一飞天,手持装饰性垂饰。同一高度中间(即花环处)原本还有一飞天,现已脱落。莲座两侧前方分别站着阿难和迦叶两弟子,后方站着两比丘,发辫盘成圆锥形。祭坛两侧各有一稍大些的菩萨,立于莲座上,与高台座上的主群像并不相连,究竟是否属于这组群像,不得而知。台座下层正面原本可能有两头狮子,中间可能有一夜叉,托起一香炉(或圣物匣)。台座两侧原本可能各有一力士。从台座背部的题记可知,这件“阿弥陀佛像”由八位母亲奉献。开皇十三年四月八日(公元593年5月13日)。

这件著名的作品是端方担任陕西巡抚时所购。曾在1911年的《国华》、1915年8月以及1917年6月的《伯灵顿杂志》中多次出现,介绍文字由汉密尔顿·贝尔(Hamilton Bell)先生撰写。

铜像,有灰绿色光泽。高约2英尺。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收藏,波士顿。

天尊头像(左)。高发髻,山羊胡。眼睛和嘴巴雕刻得异常精致,鼻子部分残损。白色大理石。高1英尺5英寸。来自西安府。菲尔德博物馆收藏,芝加哥。

天尊坐像(右)。结跏趺坐于高基座上,身后背光残损。和常见的道教造像一样,身穿长袍,高发髻,山羊胡。景龙三年(公元709年)。白色大理石。高1英尺3.5英寸。来自西安府。菲尔德博物馆收藏,芝加哥。

女乐俑。手抚琵琶,一猫一狗在脚边嬉戏。右脚放在左膝上,头靠琵琶。右手拨弦,左手和琵琶上部残缺。面庞圆润,头绾双髻,宛若厚厚的垫子,这一发式常见于唐朝陵墓中的女俑。这一时期反映世俗生活的造像十分罕见,我仅见过两件。另外一件同样购自西安府,现在由东京的高桥先生收藏。白色大理石。高2英尺。东京美术学校收藏,东京。

小祭台上的群像。正中,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双层高莲座上,施无畏印。外衣垂下,覆盖坐具,衣纹丰富。右侧莲座上坐一小佛,左侧莲座上站一菩萨,前方一小护法天王。护法天王下有一块碑,碑顶有两蟠龙。鎏金铜像。高6.75英寸。查尔斯·维涅收藏,巴黎。

菩萨像。结跏趺坐于高基座上,原基座已残缺,代以木基座。右手举起,持一朵花,左手放左膝。衣裙下摆覆盖坐具,衣纹厚重。鎏金铜像。高(仅菩萨像本身)5英寸。竹内收藏,东京。

龙门石窟坐狮。位于图458 的力士脚边,抬起前掌,大声咆哮。

释迦牟尼坐像。隐士形象,呈冥想状,双手抵着下巴,叠在一起,放在抬起的左膝上。右腿弯曲,水平放于身体前面。袈裟平滑,遮盖部分身体。额头中间有白毫,顶髻由四个小圆丘组成,上面覆盖着头发。干漆,表面贴金。高2 英尺8 英寸。费城大学博物馆收藏,费城。

“西洋镜”丛书第16辑

5-14世纪中国雕塑(全两册)

[瑞典]喜龙仁(Osvald Siren) 著栾晓敏 邱丽媛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9年5月

ISBN 9787218133836

定价 2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