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村义尚先生指导作者插花中
生命中的美好遇见
——初学宏道流有感
(洛阳)杨庚
如果说,以前插花是天然喜欢,那么,这次宏道流学习之行,笃定了自己要走上传统插花这条路。回来一个月了,安静的时候,脑海里经常会闪现出那五天的学习场景。
记得第一天的早课介绍,我看到家元双手接过话筒的那一刻,那种谦逊的举动就打动了我。第一次看到家元做撒,靠撒的撑力把那么重的铜花器掂起的时候,满心激动。当我第一次实操仅用Y形撒去固立柏枝,失败、失败再失败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沮丧。当上村先生帮我把柏枝折弯到合适的角度,且固立出姿态的时候,内心又欢呼雀跃!是的!五天的时间内心经常被插花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触动,时而沮丧,时而幸福,时而激动,时而感动。
五天学习插了柏枝、叶兰、红叶李、雪果、红豆等花材,我越来越体会到美好的作品呈现在眼前的时候,背后透着怎样的功夫呢?当我回来反复看学习资料,读老师的书,仔细体会那些难以言说的细节的时候,由衷地感叹:宏道流清操体透出来的精神品格,以及质朴又具内功的插花方式,正是我心中所想、所求。
那种透着岁月沉淀、以及静定功夫的插花,即便只用一种花材,都带持久深沉的美,直击人心,人们怎么可能对美的大境无动于衷呢?

古镇檀园里处处移步换景,厅堂那伸向天空的飞檐,静幽的曲廊,葫芦形状的内门,灰墙黛瓦旁那颗静立的芭蕉树;古镇里古朴的石路,名仕居屋檐下雕着飞龙的瓦当,推窗目及此起彼伏的古建屋脊,雕花镂空的窗棂,淅沥的寒雨下,廊里的红灯笼把“我嘉书房”的篆书牌匾映照的额外温暖。这些视界,加深了我对这次上海宏道流插花学习的多方位理解和体会。
如果明代的袁宏道,知道自己的插花著作《瓶史》能够被日本的插花大家望月义想所领会、发扬、继承,并发展成以他名字命名的插花流派,他会不会有他国遇知己的感动呢?在漫长的岁月里,宏道流是如何做到八代相传的呢?肉体是会灭失的,必定是因插花而领悟了对生命的深刻洞见,那种精神永在。
洛阳是一个古老的城市,五千年的文明史,三千年的城市史,一千五百年的建都史,尽管有着肥沃的历史文化土壤,可是人们还缺乏文化自信,人们对美的理解汲取,还远离天地自然。宏道流的插花精神、理念、方法、形式是那么符合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时候让优秀传统文化去滋养这片热土上的心灵了。我渴望,为洛阳的传统插花文化续写新章。
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遇见宏道流,无比幸福,无比幸运。
甲辰年冬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