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欢迎在五加一培训网了解最新的管理资讯和雅道美学
名称描述内容
DeepSeek:中国AI震撼世界
来源: | 作者:AIGC提示工程师 | 发布时间: 86天前 | 419 次浏览 | 分享到:

最近无论是国内的AI圈,还是美国的硅谷,都在谈论一个中国的AI公司——DeepSeek(中文名:深度求索)。

2025年1月20日,DeepSeek发布DeepSeek-R1模型,并同步开源了模型权重。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模型发布,更非普通的AI进展。其重要性可比肩OpenAI推出ChatGPT,甚至超越首次亮相的o1推理模型。若置身于全球AI竞争的大背景下,它的意义或许更为深远,堪称一场认知的颠覆。 



— 1 

DeepSeek有多厉害?

说几个事实你感受一下:

1、它凭借与OpenAI的o1相当的推理能力,成为除OpenAI外的唯一存在;

2、它以极低资源和亲民价格实现这一突破,且完全开源,甚至还公开了训练细节;

3、它是一个纯粹的中国公司。公司创始人及团队均来自中国,公司在中国注册,且完全由中国人控制。

作为英伟达的资深研究员,Jim Fan对AI的洞察向来犀利精准,他对R1的评价是:

“在我们所处的现实中,一家非美国公司继承了OpenAI最初倡导的开放精神,真正做到了赋能所有人,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却又真实发生了。”

图片


— 2 

DeepSeek为什么这么厉害?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重要的问题,简单来说,DeepSeek通过架构创新与工程优化,在推理能力、成本效益及生态构建三个维度实现了对传统模型的全面超越,例如:

1、推理能力的范式突破,混合专家架构(MoE)的进化应用:

▪ 采用动态稀疏激活机制,在同等参数规模下推理速度提升40%

▪ 通过专家网络专业化分工,复杂数学问题解决准确率提升至92.3%(GSM8K基准)

▪ 支持实时专家权重调整,在代码生成任务中实现98%的上下文相关性保持

2、成本效益的几何级提升:

▪ 采用3D并行训练框架,千卡集群利用率达82%(行业平均58%)

▪ 动态课程学习策略缩短训练周期30%,同等效果下能耗降低45%

▪ 首创自适应量化技术,FP16精度下实现INT8速度,延迟降低70%

▪ 上下文窗口扩展至1M tokens,长文档处理成本仅为GPT-4的1/8

3、......

4、......

5、......

也许读完前两条,你已经没有读下去的欲望了,字都认识但就是看不明白,不读了,再重要也不读了。

那不妨我们用最直白的话告诉你,DeepSeek为什么这么厉害:


1、像学霸一样聪明,但解题更快

▪ 复杂问题一点就通

数学题、法律文件、编程bug这类烧脑问题,它像请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团队合作解题,准确率超90%(普通人可能需要查半天资料)。

▪ 超长记忆不混乱

能一口气读完1000页的书,还能记住关键细节。比如你问"第532页那个案例结论是什么",它能立刻答出来。

▪ 跨语言无障碍

写代码能自动切换54种编程语言,中文问它"写个手机游戏",它能用英语、Python、Java各种方式实现。


2、比同类AI省10倍钱

▪ 训练成本打3折

别人花800万美元训练的模型,它用200万就能做到同等效果,相当于用经济舱价格坐头等舱。

▪ 用手机都能运行

普通AI需要高价电脑服务器,它压缩后能在你的手机上流畅使用,速度堪比刷短视频。

▪ 处理长文本超省钱

分析一本《红楼梦》的成本,只要其他AI的1/8费用,就像用拼多多价买京东品质。


3、混合专家架构(MoE)

“混合专家架构(MoE)”就像智能餐厅的后厨系统,让专业师傅做拿手菜、订单不塞车、味道不翻车。

▪ 自动分单神器(动态稀疏激活)

你点"麻辣香锅+芝士蛋糕",系统不会让做甜点的师傅炒辣椒,也不会让川菜大厨烤蛋糕。

举例:处理「解方程+写英文邮件」时,AI像餐厅自动分单,数学题给理科组,英语写作给文科组,处理速度提升40%。

▪ 星级大厨专区(专家专业化)

披萨师傅专攻火候把控,奶茶师专注摇杯手法,各自练就独门绝技。

举例:遇到「投资回报率计算」时,系统自动派给金融数学专家,准确率92.3%(普通AI像让奶茶师做披萨,容易翻车)。

▪ 实时品控员(权重调整)

像做生日蛋糕时,裱花师傅边做边调整糖霜浓度,保证每朵花都完美衔接。

举例:生成「自动回复邮件」代码时,如果开头用了礼貌用语,后续内容自动保持相同语气,不会前半句"尊敬的客户"后半句变成"嘿老铁"。


— 3 

开源

有点讽刺的是,OpenAI其实并不“开放”。

在ChatGPT 2.0之前,OpenAI是开源的,代码和权重都公开。但从ChatGPT 3.0开始,它选择了闭源,从“OpenAI”变成了“CloseAI”。

这也情有可原,毕竟训练大模型成本高昂,大家也逐渐接受了闭源的现实。

deepseek选择了开源。


DeepSeek 的开放有多彻底呢?它不但开源、免费可下载和公开了训练方法,而且允许任何人用R1做数据蒸馏,去训练自家的模型,而且你可以商业化。

DeepSeek 甚至已经用市面上的两个开源模型,阿里的Qwen和Meta的Llama,蒸馏出来六个小模型供你随便用。它们的跑分都相当高 :


图片


可是为什么deepseek选择开源?是因为品格高尚吗?

其实,开源和闭源只是技术团队在商业环境中的不同策略,各有优劣,并非道德高下的体现。

对DeepSeek来说,开源是“阳谋”,我把所有的研究成果,模型代码和权重,都免费公开给全世界。

这样,就会吸引大量开发者,来使用我的模型,测试我的模型,改进我的模型。全球技术专家可在其基础上迭代,甚至催生突破。

比如R1发布后,全球顶尖实验室和高校纷纷使用并反馈,推动社区讨论。

代码很重要。但是生态更重要。

用代码换取整个生态的帮助,可能才是对抗巨头们的唯一方法。


写在最后:

2025年的春节,全球都被咱们中国AI公司DeepSeek的最新模型震惊了,从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到马斯克、黄仁勋、奥尔特曼,再到各个领域的科学家,都纷纷地跳出来评论。

但就像科普作家万维钢所说:我们不能低估算力的作用,更不能低估美国的野心。

DeepSeek凭借低算力实现高效率,为行业带来新思路,也让OpenAI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


不过,OpenAI的大算力投入并非无意义

R1在数学和编程上表现出色,但在处理复杂科学问题时,仍不如o1-pro。

这或许符合“二八定律”:少量算力能解决80%的常见问题,但攻克剩下的20%却需要投入更多资源,而这正是OpenAI的主攻方向。

这是一场国运之争。


但是中国现在至少有个DeepSeek!这不是追赶更不是复制,这是独树一帜的重量级存在。

也许,让世界震惊的不是梁文峰,也不是Deepseek,而是中国在顶尖领域的技术崛起与自信,是未来更多的“Deepseek”和“梁文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