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欢迎在五加一培训网了解最新的管理资讯和雅道美学
名称描述内容
浅谈朴固定及应用(二)
来源: | 作者:laocai | 发布时间: 469天前 | 512 次浏览 | 分享到:

图片

图片

二、禅花及朴的应用

插花文化的普及是人们审美的重要元素,古代文人不局限花的外形和色彩,而是通过插作过程,赋予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个人情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成为禅修文人借花修为,以花养德的宗旨,也是当今热爱禅艺插花人提升自我素养的历练。花有诚信,不管在闹市还是野外,也不论有人还是无人,节气一到必会因信而来,如约而至;花讲奉献,无私无畏,把最好的形象展示给世人;花很睿智,从盛到衰,懂得舍弃,获得新生。插花人如能以花为友,了解花的习性和生长规律,通过合适的技法固定成形,才能创作更高层次的美。

1、初学禅花的人第一步就要学习“朴”的固定,这是禅花门内王德成老师提倡的自然固定技法,开始较难,习惯了就能举一反三。2018年王老师在广西南宁演示了多种形式的“朴”固定法,得到一致好评, 并认为这是禅花学习的必修课程。广口花器除了“朴”固定,也可使用花插固定,但不提倡使用有二次污染的花泥。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后熟能生巧,看到这种技法不受器皿类型限制,材料信手拈来,用于平日生活插花非常方便。不用找花泥,一根枝一朵花一个能储水的器皿就能组合成小作品,让传统插花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2、固定技法能熟练掌握后便可学习造型,造型是插花审美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初学者需下功夫掌握的重要内容,对已熟练的花艺师来说,造型不是枷锁,而会潜移墨化在创作过程中。

理想的作品造型离不开固定技法这一环节,没有适当的固定技法就没法有理想的造型。插花首先是从熟悉自然入手,植物造型就在自然界中,有直立挺秀的,有疏影斜出的,有悬崖垂挂的,也有匍匐平卧的。了解大自然植物的生长姿态,并能通过朴加以固定,才能有理想的作品。禅花虽是传统的一种类型但它有自身风格,除了会有传插花中常见的几种造型之外,也有无法归类的无可名之形,存在似与不似之间,正如老子说“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虽没有固定的型,但绝不能乱插,它是一种升华和完善,让人感觉有自然而然的美。这种美离不开自然生命的原始秩序,人们重视造型的学习,把植物奇特一瞬间的美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学禅花与练书法其实是同理,有坚实的楷书基础,才能有神采动人的草书。禅花如想造无可名之形,必定先要学好基本造型,且不断练习,心中有底才能随意创作。正如孔子所说“学而时习之”,这是基本功,必须打扎实。各大类传统插花的学习都应从这二点起步,有了基本功才能自如创作。

3、学禅花学的是自我素养的提升,是品行道德的修为,人的品行修养是一个高层的美感。孔子说过“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这里是指使命,古今都提倡个人品行的修练,要有大德,要有使命感,故古时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等读书人把信奉禅修,开发智慧成为一种追求。以花为友,对花赋诗,用花作画,插花会友,而这些人都以某某居士为号,以表明禅修的心志。甚至林逋那样对花痴迷的人,以花为妻终身不娶。

修禅人在插花的过程看到花开花落的轮回,感叹怀才不遇的人生,借花舒情,产生怜花惜花之意,为使花不受风雨欺凌,取回插入瓶中放在案头,让它不受委屈,像在自然界那样自在生长,开得鲜艳美丽。有造诣的禅花作品花材不在多,一花一叶的小品花有各自的神态,能描绘出无限的意境。正如艺术界常说的意到深处最是简,这简不是简单而是简练,是炉火纯青的功夫。禅花门资深花艺师的作品小到茶席上的一枝一花,大到环境布置或室外的园林设计,他们将花材、器皿和“朴”融为一体,让朴成为花体的组成部分,花枝好像在“朴”中长出来的。故不用解说,只看作品会就会让人感觉到简约、质朴、宁静、旷远,一股禅风迎面而来。

图片

图《立春》,一根经过修剪的枯枝似山崖又似镜框,通过夹枝法稳固在奢口瓶中,一朵杜鹃昂首挺立,成为画中亮点,一叶能知秋,一花可报春,山崖中先开的杜鹃花仅仅只有一朵,却预示春花烂漫的日子近在眼前。作品花材极少,造型可谓无可名之形,但让人感觉简约、质朴,又充满空灵寂静的独特意境。

图片


作品《惊蛰》非常切题,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古时惊蛰天象常是电闪雷鸣,伴随着草木萌发,雨骤风急催促着春回大地,蛰伏一冬的草木开始舒醒,昆虫开始跃出地面。作品十分形象生动,干化的豆角,似虫非虫破土而出,用铁丝绑定在枯枝上,枯枝中冒出一片绿叶和几点白色小花蕾。花材极简,却让人感觉恰如其分,妙不可言。


图片



如作品《荷塘月色》,用添枝法将枯木与树根相互交叉固定在罐口一侧,相交处的空隙用于固定花枝。画面夜色沉沉,荷叶、鸢尾绿色丛中一朵洁白如玉的荷花,似高悬苍穹的一轮明。虽只有一枝花却不觉单调,而有着一种野趣和宁静,似再读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散文,唇齿间还留着荷塘的清香。

4、禅意不只是小型作品,大型插花作品也能表现出禅的意境,在茱萸寺院的一次佛前供花创作中,大雄宝殿外两个直径一米多的大缸,相对插了两枝粗壮的野生梨花,繁花似雪乱,远眺空寂寂。情不自禁吟了几句“一树梨花白如银,斜插大缸,以朴固定,微风吹落花几朵,缸水恰似浮白云。

古时禅修人插禅花,多是从野外随意采撷,故常是以枝叶为主,花很少,常只有一枝花或是一花一苞。花多时较多是取单一色相,如二种色相必是以一种为主另一种少量点缀,瓶花制作多是朴固定,小口瓶为自然固定。广口器皿除花插还可有多种自然固定手法。

图片

品《深秋》一把枯枝聚在一起,互相交叉架空,缝隙间插入小形或质地轻盈的小菊,绿叶的行枝靠枯枝支撑,尾部撑住右盆壁。让人感觉秋风阵阵吹枯了细枝嫩叶,但吹不尽顽强的生命,枯枝丛中还有绿色在争扎。秋菊不畏寒风,在天高云淡的秋天,它独吐芬芳。底部的一堆枯枝告诉人们百花已谢,唯有菊花点点。现在不分季节,全年菊花种类很多,成为插制禅花的常用花材。

图片

作品《深山初冬》,李树叶所存无几,古朴而萧瑟,偏是不畏严寒的菊花独领淡泊送清香 。菊花品格高尚,自谦自让,梅兰竹菊并称四君子,也难怪东晋陶渊明先生爱菊如知己。

作品用两枝李枝抵住盆壁两侧互相支撑架空,交叉处插入大黄菊花与兰叶,色相以黄色为主,细小的粉紫色小菊点缀。稀疏无几的尺树寸水,却让人看到深山老林的苍古寂寥。


图片

作品《佛前供花》 是件古老的插花类型,花材虽为一种,但有莲蓬、盛开的荷花、花苞、有大小不同的荷叶,其中配上菖蒲、兰叶增加了作品的自然趣味。花枝在低于瓶品处,用“朴“”的添枝法固定在瓶的一侧瓶口干净利落,充分体现供花的风格与内涵,从荷花的盛衰轮回寓意人生过程。人称三世花,代表过去、现在和将来。

第四要点 禅花注重曲线美,自然界枝条有的柔美,有的虬曲,有的苍劲,由于生长环境和养护不同,产生了千姿百态,这就要根据枝条的姿态、走势确定朴固定的不同技法,主要枝条(行枝)固定了,添加其他花枝就不成问题。禅花很在意崇尚植物的自然状态,所用枝条首选有曲线姿态而不是僵直的,通过疏枝减叶改型等多种加工技法来提升植物的自然美。改变它的原始状态,变不理想为理想。

图片

作品《思》是长颈小口瓶,采取自然固定法,将经过修剪的虬曲枝条插在瓶中,枝叶疏稀不等 ,曲折有姿,沙弥在菩提树下静思,简约而静寂,让人感悟到禅的意境。

关于枝条修剪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有详细的叙述。首先是握在手中仔细观察“横斜以观其势” 看它在自然界中原先的生长姿态,是向上还是斜出,是平伸还是垂挂,相定后“再反侧以取其态”确定植物的朝阳面,是向左还是向右。“相定之后剪去杂枝,以疏瘦古怪为佳。再思其根如何入瓶,或折或曲插入瓶口,方免背叶侧花之患。”其根如何定位在瓶中就要靠朴的多种固定技法。枝条虽美如固定不当,就无法达到理想的审美效果,故插花的任何一步都与朴固定有着密切联系。   

传统插花是做减法,所有枝条都要细细观察,并经过疏枝减叶才能符合心仪的构思。这一过程归纳起来有四步,即一看二选三剪四补,一看,枝条在大自然中的生长姿态,不宜强行改变原始生态。二选,枝条的主要走势确定“行枝”,使作品有明确的方向感。三修,除与行枝无关的废枝,如平行枝、交叉枝、病枝残叶等,修剪时注意留下前展和后伸的枝条,使行枝有立体感。古人讲究“三景具备,景物乃厚;三景分明,景物乃清;”所谓三景就是指左中右,前中后,上中下。行枝是花体主要枝条,决定花体的趋势与状态。三景长短不一,疏密不等,有些枝条叶片厚重,减去多余叶片时以自然状态为佳,不宜等距离处理。枝条如要改形也有多种方法,这里不展开。四补充,行枝的前后景不足时,可用同类枝条补充,以增强立体感。行枝加工好还应考虑如何固定在花器里,这一步非常要紧,朴的固定技巧能帮上大忙,可通过各种添枝、夹枝等技技巧,使花枝与朴融为一体,如意定位在花器中。

禅花虽有传统插花的共性特征(自然美、线条美、意境美),又有自身独特的风格。既讲究像文人插花的结构清疏,又有旷达随性的禅修意味。它是简约而不单调,姿态奇丽而不妖,意境深遂而不俗,充分展示出禅花简约、质朴、寂静、空灵的艺术效果。让热爱茶文化和对生活有一定要求的人们把禅花带入日常生活。

【作者简介】

刘明华,中国花道禅花门创始门长,擅长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研究与教学,现受聘《中国花卉报》插花专栏特约撰稿人,曾受聘《中国花卉盆景》双月刊特约撰稿人。从事插花艺术教学26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拥有美国芝加哥现代花艺术设计师和日本池坊圣流副教授资质。著有《插花员初级教程图解》《中国茶道插花》《禅艺插花》《历代插花》等多本书籍。其中《中国茶道插花》列入国家新闻出版一带一路项目,译成英文版销往境外。

图片

文章转载自《中国花道禅花门第二届论文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