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发展数字经济,数字人才是关键支撑。从2019年以来,人社部陆续发布了多批引导规范数字人才发展的数字新职业新工种。7月31日,人社部又向全社会公布了最新一批19个新职业,其中数字新职业就占了9个。
快手人工智能数字人训练师翟雨佳:“我叫翟雨佳,是一名人工智能数字人训练师,主要负责训练的产品是数字人智能体关小芳,我们不但会训练她的智商,也会训练她的情商,让她会察言观色,更懂人类,和我们进行更有趣的对话和交流。”
人工智能数字人训练师是人社部最新公布增设的数字新工种,归属于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类别里。翟雨佳他们训练的数字人关小芳是新一代靠大模型AI驱动的产品。
翟雨佳:“在训练她的一开始,需要准备几十万条数据,这些数据里面包含一些人工手写的高质量数据,也包含一些模型生成的基础数据,我们同时还要去设计编排提示词Prompt,整个Prompt的内容可能会有几千字符,这里面包含小芳的人格以及爱好,我们不断优化补充模型的训练数据,依次形成比较正向的循环,让小芳变得更聪明、更有智慧。”
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中,虚拟数字人是重要的应用方向。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数字人主播、数字讲解员、数字人智能客服、数字分身纷纷涌现。现在,在大模型技术的快速渗透下,数字人产品更迎来了智能化的飞跃。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被认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人社部从2019年开始发布人工智能领域数字新职业,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和人工智能训练师。人工智能赋能数字经济,关键在应用落地。中国要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关键在于赋能千行百业应用场景。这需要大批像翟雨佳这样的人工智能训练师去做应用落地的具体工作。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范巍:“我们在应用型人工智能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上是非常大的,因为应用场景非常多,不同的应用场景以及不同的流程,都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大概测算达到百万级的人才需求。”
华为AI产品经理刘洪宇:“我是刘洪宇,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这一新职业的从业者。这个新职业是把大模型的技术落地于各行各业,例如我们最近在做的是海关知识助手应用。”
去年以来,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生成式人工智能掀起科技浪潮。各行各业都急需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赋能,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这个新职业应运而生。7月31日,人社部最新公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这个新职业。
范巍:“从职业评价标准角度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虽然时间很短,但是短短时间里基本上达到一个职业,国家人社部及时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职业,目的就是第一时间规范引领这个职业及其从业人员科学合理发展,据我们测算一般来说一个新职业能带动30万到50万就业需求。”
为了打造海关知识助手,刘洪宇团队收集了上万篇的世界各国海关和国际贸易业务知识,标注成高质量数据集,调用通用大模型,训练出一个关于海关知识问答的场景专业大模型。然后,通过对提示词问法调优,优化模型工作流,不断提高大模型回答的准确率,最后构建出便捷好用的海关知识助手应用。
统计数据显示,在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人工智能人才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据测算,目前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尤其缺少负责研发的算法工程师等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
腾讯会议天籁实验室专家研究员肖玮:“我叫肖玮,是一名算法工程师。属于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类新职业,我们团队的工作是跟声音打交道,特别是用人工智能的算法抹除噪声、净化声音,也就是AI降噪,让用户听得清、听得真。”
采集噪声,为机器学习收集足够多的噪音样本,这是肖玮团队工作的第一步,这也是一项体力活。
肖玮:“我们收集了大概300多种噪声,同时训练数据量,可能是几千小时甚至更多,有了这么多的数据,不管是全面性还是数据量角度,提供给人工智能的算法,让他去学习,获得一种机制,能够在各种不同的典型噪声场景情况下,将这些噪声有效抑制,同时把人声能够很好保留下来。”
肖玮团队用于模拟真实噪声场的声学实验室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房间。8个扬声器播放的噪声和人说话的声音混在一起,正是这样极致的测试环境,才能录得高质量的训练数据,去调优AI算法的降噪效果。过去的5年,肖玮不记得自己写了多少行代码,测试迭代了多少次算法。
肖玮:“有多少智能就有多少人工,为了达成这个效果,实际上我们的算法迭代了可能有几百个版本。我们研发的人工智能AI降噪算法,已经大规模应用在腾讯会议上面,大家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听得清的感觉;另一方面,像一些助听器用上了我们的AI降噪算法之后,可以有效提升复杂声学场景下的语音可懂度和清晰度在85%以上,这样的效果,能够让上亿听障用户受益。”
我国从2022年开始标识数字职业。包括人工智能新职业在内,2022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共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约占职业总数的6%。
中国劳动学会常务理事刘建军:“2024年又新公布了19个新职业,其中有9个数字职业,97个加9个,加在一起,现在已经标注了106个数字职业。数字职业的标识不仅仅咱们国家是第一次,在全世界也是第一次。”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运维员吴朝阳:“我叫吴朝阳,是西奥未来工厂的工业互联网运维员,我平时的主要工作是实时监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各种预警信息,确保智能生产线高效自动化生产,看似枯燥,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了工业互联网技术加持,我一人便能指挥千军万马。”
吴朝阳所在的杭州西奥未来工厂是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在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撑下,这里50多条智能制造数字生产线24小时全自动运行,最快2分钟出货一台电梯。在这个智能制造工厂里,活跃着近200名数字职业从业人员,他们分工合作,确保生产线智能高效运行。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周晓艳:“我叫周晓艳,是智能制造系统的运维员,在我们工厂里几乎见不到工人,我的工作对象是各种智能设备,像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实时在线监测它们,保证它们24小时不间断为我们工作。”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林俊:“我叫林俊,主要从事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的新职业。所谓数字孪生就是将真实物理世界中的设备、生产线1:1复刻到虚拟空间中,我们只需要点点鼠标敲敲键盘,改变数字孪生系统中的一个个数据,就可以改变真实的设备运行状态,感觉自己拥有隔空取物的神奇本领。”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王孝全:“打造未来工厂、实现数字化转型,实现智能制造是一场新革命。这背后需要几十种数字新职业支撑,不仅需要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也需要智能制造运维员、工业互联网运维员、工业机器人运维操作员、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等大量数字新职业新工种人才。”
在数字人才的支撑下,西奥电梯应用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一系列新技术,打造了行业内最全产业链、单体规模最大的智能制造工厂,智能制造自动化接近100%,实现了个性化柔性定制,生产效率提高50%,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5%。
范巍:“数字新职业新工种的大量涌现,是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体现,未来的关键就在加快数字人才,我们要培养高水平数字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源头活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据测算,我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而且还在不断扩大。今年国家人社部等九部门发布了《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用3年左右时间,培养大批高水平数字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相信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数字新职业汇聚的高素质数字人才一定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